「肌肉維持」比「肌肉增長」更重要

2147901482

許多人在年輕時追求「練壯」,但隨著年齡增長,人體在 30 歲後每 10 年約流失 3–8% 的肌肉量。
這種「肌少症」現象不僅影響外觀,還與基礎代謝、血糖調控、活動力及生活品質密切相關。
因此,中年之後的健康關鍵,已不再是單純「增加肌肉」,而是如何延緩流失、維持肌肉量,以確保健康老化。

肌肉健康與健康老化的四大關鍵

  1. 代謝健康:維持肌肉能幫助穩定血糖與脂質代謝。
  2. 活動力與獨立性:預防跌倒與肌肉退化,維持日常生活自主。
  3. 體重管理:足夠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,有助於控制體脂肪。
  4. 生活品質:保持活力,降低衰弱與長期照護需求。


蛋白質:不只是健身族需要

近年調查顯示,超過五成中壯年族群希望提升蛋白質攝取,以支持日常活力與肌肉維持。
市面上常見的蛋白質來源包括:

  • 乳清蛋白:含高量支鏈胺基酸,吸收快速,是健身常見選擇。
  • 大豆蛋白:屬完整蛋白質,PDCAAS 評分達 1,適合素食者。
  • 豌豆蛋白:含 BCAA,風味改善度高,已成植物蛋白新星。

新興營養素協助肌肉維持

除了蛋白質,以下營養素也受到臨床研究關注:

  • HMB(β-羥基-β-甲基丁酸):幫助促進蛋白質合成,減少分解。
  • Omega-3 脂肪酸:具抗發炎作用,有助於肌肉修復。
  • 益生菌與益生質:透過腸道菌叢改善營養吸收與能量代謝。
  • 植物萃取物(如松樹皮精華):提升循環與耐力,幫助恢復。

日常維持肌肉的四大策略

規律阻力運動:重量訓練或彈力帶運動,刺激肌肉生長與維持。

均衡蛋白質攝取:每餐攝取優質蛋白質,分散補充更有效。

營養素輔助:搭配 HMB、Omega-3、益生菌等成分,支持整體肌肉功能。

健康生活型態:良好睡眠、壓力管理,避免慢性發炎與肌肉流失。

健康老化的核心是「守住肌肉」

在全球保健市場趨勢中,消費者已逐漸從「追求大塊肌肉」轉向「維持肌肉量」。
透過均衡飲食、科學營養與規律運動,每個人都能在 40、50 歲後仍保有足夠肌肉量,預防肌少症,延緩老化進程,讓生活更有活力與自主性。

如果你對補充品安全、營養諮詢或產品開發有更多疑問,歡迎到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NutritionUnion 留言與私訊,我們會以最嚴謹的方式,陪你守護健康。

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