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兒童慢性疾病的比例逐漸攀升,肥胖、糖尿病、注意力問題,甚至早發性的代謝異常,都成為全球家長與公共衛生部門的隱憂。美國於 2025 年正式公布的 「Make Our Children Healthy Again(MAHA)」兒童健康戰略,便是一項針對兒童慢性疾病危機的全面性政策行動,值得台灣借鏡與思考。
為何需要兒童健康戰略?
根據 MAHA 委員會報告,兒童慢性疾病的四大驅動因素包括:
- 不良飲食與高糖高鹽加工食品
- 化學物質與環境暴露
- 缺乏運動與慢性壓力
- 醫療過度依賴藥物
這些問題與現代生活型態息息相關。營養師角度來看,飲食是最核心也最可調整的因子。營養教育、改善膳食結構、強化微量營養素的攝取,都是減少疾病風險的關鍵。
MAHA 戰略的核心方向
MAHA 報告提出超過 120 項措施,涵蓋五大領域:
- 恢復科學研究:強化長期營養與疾病追蹤
- 政策改革:避免「GRAS」成分審查漏洞,修正膳食指南
- 行政行動:管制高風險化合物
- 大眾教育:推廣營養與健康生活知識
- 公私部門合作:鼓勵功能性食品與補充品在預防醫學中的角色
從日常飲食做起
對家長與學校而言,真正的挑戰在於 如何把政策落實到日常餐桌:
- 減少精製糖與超加工食品
- 增加全穀、蔬果與優質蛋白質來源
- 重視維生素 D、鈣、鐵、鋅等微量營養素的補足
- 建立孩子的飲食教育,讓他們從小理解「吃」與「健康」的連結
在補充品層面,若飲食不足,適度使用兒童專屬營養補充品(如益生菌、Omega-3、維生素群)也是策略之一。但補充品應該是輔助,而非取代均衡飲食。
在台灣兒童過重比例與慢性病風險也在上升。對教育單位、食品產業與家長來說,這份美國策略是一個提醒:
- 政策應與科學接軌,避免商業利益凌駕健康
- 孩子的餐盤需要更少包裝食品、更接近天然食材
- 健康教育要從校園與家庭同時扎根
MAHA 戰略最重要的精神在於:兒童健康不能依賴事後治療,而是要從源頭預防。這對台灣同樣適用。下一代的健康,取決於我們今天是否願意重視飲食教育、改善環境與生活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