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 GRAS 制度變革下:對台灣保健食品的影響

scientist-woman-laboratory

為什麼要關注 GRAS?

在美國,食品添加物若要合法使用,原則上必須經 FDA 審查與核准。但 1958 年設立的「GRAS(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, 公認安全)」制度,允許部分成分若有充分科學證據並獲專家一致認同,即可被視為安全。這讓許多新成分能快速投入市場,但同時也帶來透明度與信任度的爭議。


目前在美國,GRAS 有兩條主要途徑:

  • GRAS Notification
    業者準備完整安全性資料,提交給 FDA,若 FDA 無異議,會發出「No Objection Letter」。這種方式透明度高,消費者與市場信任度也較高。
  • Self-affirmed GRAS
    業者自行召集專家,檢視文獻並達成「安全共識」後即可上市,無須事前經 FDA 審查。好處是快速、低成本,但缺乏官方把關,常被質疑不夠透明。

簡單來說,前者是官方把關,後者是業者自律

這次美國改革的焦點:是否要取消「Self-affirmed GRAS


對台灣保健食品市場的潛在影響

  1. 原物料成本變高
    隨著美國若廢除「自我確認 GRAS」,未來原料供應商必須投入更多資金與時間完成 FDA 正式審查,這將推升原料成本。台灣進口廠商若仰賴這些成分,將直接承擔更高的採購價格,進而反映在產品售價上。
  2. 單純依靠 GRAS 宣稱將不再有力
    過去行銷常強調「此成分具美國 GRAS 認證」,但在若制度調整後,單純的「GRAS」已不足以說服消費者。只有獲得 FDA 無異議函(No Objection Letter)或具臨床實證支持的成分,才能成為真正有公信力的行銷賣點。
  3. 品牌行銷挑戰增加
    隨著原料安全性標準提高,企業需要投入更多成本才能維持產品品質。對消費者而言,這代表要付出更高的花費,才能買到與過去相同品質的保健食品。若品牌無法清楚解釋這些成本來自「更嚴謹的檢驗與國際安全標準」,就可能讓消費者覺得產品「漲價卻沒有價值」。

如何讓消費者理解:更高的價格其實反映了更高的安全保障與品質把關,是接下來台灣保健食品要面臨的挑戰。

Facebook